Verse I.111
Verse I.111 Variations
दृष्ट्वा दृश्यतमं नृणामुपदिशेत् संशोधनार्थं मलात्
तद्वत् क्लेशमहाशुचिप्रपतितं संबुद्धरत्नं जिनः
सत्त्वेषु व्यवलोक्य धर्ममदिश[त्त]च्छुद्धये देहिनाम्
dṛṣṭvā dṛśyatamaṃ nṛṇāmupadiśet saṃśodhanārthaṃ malāt
tadvat kleśamahāśuciprapatitaṃ saṃbuddharatnaṃ jinaḥ
sattveṣu vyavalokya dharmamadiśa[tta]cchuddhaye dehinām
།ཀུན་ཏུ་དག་པར་བྱ་ཕྱིར་མཆོག་ཏུ་མཛེས་པ་མི་ལ་ནན་གྱིས་སྟོན་པ་ལྟར།
།དེ་བཞིན་རྒྱལ་བས་ཉོན་མོངས་མི་གཙང་ཆེན་པོར་ལྷུང་གྱུར་རྫོགས་སངས་རིན་པོ་ཆེ།
།སེམས་ཅན་རྣམས་ལ་གཟིགས་ནས་དེ་དག་བྱ་ཕྱིར་ལུས་ཅན་རྣམས་ལ་ཆོས་སྟོན་ཏོ།
Would show its supreme beauty to people in order to purify it from stains,
So the victor, beholding the jewel of a perfect buddha fallen into the great excrement of the afflictions
In sentient beings, teaches the dharma to these beings for the sake of purifying that [buddha].
en montre avec insistance La sublime beauté à un être humain pour qu’il le nettoie parfaitement. De même, voyant en chaque être le joyau de la bouddhéité parfaite tombé dans les grandes immondices des affections, Le Vainqueur enseigne le Dharma aux êtres pour qu’ils purifient cette [quintessence].
RGVV Commentary on Verse I.111
Tibetan
English
Sanskrit
Chinese
Full Tibetan Commentary
Full English Commentary
Full Sanskrit Commentary
Full Chinese Commentary
- [In the fourth example,] the afflictions are like an unclean place full of excrement, while the tathāgata element resembles gold.
- Suppose a traveling person’s [piece of] gold
- Were to fall into a filthy place full of excrement
- And yet, being of an indestructible nature, would remain there
- Just as it is for many hundreds of years.I.108
- A deity with the pure divine eye
- Would see it there and tell a person:
- [There is] gold here, this[3] highest precious substance.
- You should purify it, and make use of this precious substance." I.109
{D107b} {J63}
- Similarly, the sage beholds the qualities of sentient beings,
- Sunken into the afflictions that are like excrement,
- And thus showers down the rain of the dharma onto beings
- In order to purify them of the afflictions’ dirt. I.110
- Just as a deity seeing a [piece of] gold fallen into a filthy place full of excrement
- Would show its supreme beauty to people in order to purify it from stains,
- So the victor, beholding the jewel of a perfect buddha fallen into the great excrement of the afflictions
- In sentient beings, teaches the dharma to these beings for the sake of purifying that [buddha]. I.111
aśucisaṃkāradhānasadṛśāḥ kleśāḥ/ suvarṇavattathāgatadhāturiti/
yathā suvarṇaṃ vrajato narasya
cyutaṃ bhavetsaṃkarapūtidhāne/
bahūni tadvarṣaśatāni tasmin
tathaiva tiṣṭhedavināśadharmi//108//
taddevatā divyaviśuddhacakṣu-
rvilokya tatra pravadennarasya/
suvarṇamasminnavamagraratnaṃ
viśodhya ratnena kuruṣva kāryam//109//
dṛṣṭvā muniḥ sattvaguṇaṃ tathaiva
kleśeṣvamekṣyapratimeṣu magnam/
tatkleśapaṅkavyavadānaheto-
rdharmāmbuvarṣaṃ vyasṛjat prajāsu//110//
yadvat saṃkarapūtidhānapatitaṃ cāmīkaraṃ devatā
dṛṣṭvā dṛśyatamaṃ nṛṇāmupadiśet saṃśodhanārthaṃ malāt/
tadvat kleśamahāśuciprapatitaṃ saṃbuddharatnaṃ jinaḥ
sattveṣu vyavalokya dharmamadiśa[tta]cchuddhaye dehinām//111//
問曰糩實譬喻為明何義答曰言皮糩者喻諸煩惱言內實者喻如來藏偈言
穀實在糩中 無人能受用 時有須用者 方便除皮糩 佛見諸眾生 身有如來性 煩惱皮糩纏 不能作佛事 以善方便力 令三界眾生 除煩惱皮糩 隨意作佛事 如稻穀麥等 不離諸皮糩 內實未淨治 不任美食用 如是如來藏 不離煩惱糩 令一切眾生 煩惱所飢渴 佛自在法王 在眾生身中 能示以愛味 除彼飢渴苦 問曰糞金譬喻為明何義答曰糞穢譬喻者諸煩惱相似真金譬喻者如來藏相似偈言
如人行遠路 遺金糞穢中 經百千歲住 如本不變異 淨天眼見已 遍告眾人言 此中有真金 汝可取受用 佛觀眾生性 沒煩惱糞中 為欲拔濟彼 雨微妙法雨 如於不淨地 漏失真金寶 諸天眼了見 眾生不能知 諸天既見已 語眾悉令知 教除垢方便 得淨真金用
如來觀察已 為說清淨法 問曰地寶譬喻為明何義答曰地譬喻者諸煩惱相似寶藏譬喻者如來藏相似偈言
譬如貧人舍 地有珍寶藏 彼人不能知 寶又不能言 眾生亦如是 於自心舍中 有不可思議 無盡法寶藏 雖有此寶藏 不能自覺知 以不覺知故 受生死貧苦 譬如珍寶藏 在彼貧人宅 人不言我貧 寶不言我此 如是法寶藏 在眾生心中 眾生如貧人 佛性如寶藏 為欲令眾生 得此珍寶故 彼諸佛如來 出現於世間 問曰果芽譬喻為明何義答曰果皮譬喻者諸煩惱相似子芽譬喻者如來藏相似偈言
如種種果樹 子芽不朽壞 種地中水灌 生長成大樹 一切諸眾生 種種煩惱中 皆有如來性 無明皮所纏 種諸善根地 生彼菩提芽 次第漸增長 成如來樹王 依地水火風 空時日月緣 多羅等種內 出生大樹王 一切諸眾生 皆亦復如是 煩惱果皮內 有正覺子牙
次第漸增長 成佛大法王 問曰衣像譬喻為明何義答曰弊衣譬喻者諸煩惱相似金像譬喻者如來藏相似偈言
弊衣纏金像 在於道路中 諸天為人說 此中有金像 種種煩惱垢 纏裹如來藏 佛無障眼見 下至阿鼻獄 皆有如來身 為令彼得故 廣設諸方便 說種種妙法 金像弊衣纏 墮在曠野路 有天眼者見 為淨示眾人 眾生如來藏 煩惱爛衣纏 在世間險道 而不自覺知 佛眼觀眾生 皆有如來藏 為說種種法 令彼得解脫 問曰女王譬喻為明何義答曰賤女譬喻者諸煩惱相似歌羅邏四大中有轉輪王身喻者生死歌羅邏藏中有如來藏轉輪王相似偈言
譬如孤獨女 住在貧窮舍 身懷轉輪王 而不自覺知 如彼貧窮舍 三有亦如是 懷胎女人者 喻不淨眾生 如彼藏中胎 眾生性亦爾 內有無垢性 名為不孤獨 貧女垢衣纏 極醜陋受苦 處於孤獨舍 懷妊王重擔 如是諸煩惱 染污眾生性
實有歸依處 而無歸依心 不覺自身中 有如來藏故 問曰摸像譬喻為明何義答曰泥摸譬喻者諸煩惱相似寶像譬喻者如來藏相似偈言
如人融真金 鑄在泥摸中 外有焦黑泥 內有真寶像 彼人量已冷 除去外泥障 開摸令顯現 取內真寶像 佛性常明淨 客垢所染污 諸佛善觀察 除障令顯現 離垢明淨像 在於穢泥中 鑄師知無熱 然後去泥障 如來亦如是 見眾生佛性 儼然處煩惱 如像在摸中 能以巧方便 善用說法椎 打破煩惱摸 顯發如來藏 究竟一乘寶性論為何義說品第七
問曰餘修多羅中皆說一切空此中何故說有真如佛性偈言
處處經中說 內外一切空 有為法如雲 及如夢幻等 此中何故說 一切諸眾生 皆有真如性 而不說空寂 答曰偈言
以有怯弱心 輕慢諸眾生 執著虛妄法 謗真如實性 計身有神我 為令如是等
究竟一乘寶性論身轉清淨成菩提品第八
淨得及遠離 自他利相應 依止深快大 如彼所為義 初說佛菩提及得菩提方便偈言
向說佛法身 自性清淨體 為諸煩惱垢 客塵所染污 譬如虛空中 離垢淨日月 為彼厚密雲 羅網之所覆 佛功德無垢 常恒及不變 不分別諸法 得無漏真智 次說無垢清淨體偈言
如清淨池水 無有諸塵濁 種種雜花樹 周匝常圍遶 如月離羅睺 日無雲翳等 無垢功德具 顯現即彼體 蜂王美味蜜 堅實淨真金 寶藏大果樹 無垢真金像 轉輪聖王身 妙寶如來像 如是等諸法 即是如來身 次說成就自利利他偈言
無漏及遍至 不滅法與恒 清涼不變異 不退寂靜處 諸佛如來身 如虛空無相 為諸勝智者 作六根境界 示現微妙色 出乎妙音聲 令嗅佛戒香 與佛妙法味 使覺三昧觸 令知深妙法 細思惟稠林 佛離虛空相
如空不思議 常恒及清涼 不變與寂靜 遍離諸分別 一切處不著 離閡麁澁觸 亦不可見取 佛淨心無垢 次說佛法身偈言
非初非中後 不破壞不二 遠離於三界 無垢無分別 此甚深境界 非二乘所知 具勝三昧慧 如是人能見 出過於恒沙 不思議功德 唯如來成就 不與餘人共 如來妙色身 清淨無垢體 遠離諸煩惱 及一切習氣 種種勝妙法 光明以為體 令眾生解脫 常無有休息 所作不思議 如摩尼寶王 能現種種形 而彼體非實 為世間說法 示現寂靜處 教化使淳熟 授記令入道 如來鏡像身 而不離本體 猶如一切色 不離於虛空 次說如來常住身偈言
世尊體常住 以修無量因 眾生界不盡 慈悲心如意 智成就相應 法中得自在 降伏諸魔怨 體寂靜故常 次說不可思議體偈言
非言語所說 第一義諦攝
最上勝妙法 不取有涅槃 非三乘所知 唯是佛境界 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功德品第九
自利亦利他 第一義諦身 依彼真諦身 有此世諦體 果遠離淳熟 此中具足有 六十四種法 諸功德差別 略說偈言
佛力金剛杵 破無智者障 如來無所畏 處眾如師子 如來不共法 清淨如虛空 如彼水中月 眾生二種見 初說十力偈言
處非處果報 業及於諸根 性信至處道 離垢諸禪定 憶念過去世 天眼寂靜智 如是等諸句 說名十種力 如金剛杵者偈言
處非處業性 眾生諸信根 種種隨修地 過宿命差別 天眼漏盡等 佛力金剛杵 能刺摧散破 癡鎧山牆樹 次說四無畏偈言
如實覺諸法 遮諸閡道障 說道得無漏 是四種無畏 於所知境界 畢竟知自他 自知教他知 此非遮障道 能證勝妙果 自得令他得
如師子王者偈言
譬如師子王 諸獸中自在 常在於山林 不怖畏諸獸 佛人王亦爾 處於諸群眾 不畏及善住 堅固奮迅等 次說佛十八不共法偈言
佛無過無諍 無妄念等失 無不定散心 無種種諸想 無作意護心 欲精進不退 念慧及解脫 知見等不退 諸業智為本 知三世無障 佛十八功德 及餘不說者 佛身口無失 若他來破壞 內心無動相 非作心捨心 世尊欲精進 念淨智解脫 知見常不失 示現可知境 一切諸業等 智為本展轉 三世無障礙 廣大智行常 是名如來體 大智慧相應 覺彼大菩提 最上勝妙法 為一切眾生 轉於大法輪 無畏勝妙法 令彼得解脫 次說虛空不相應義偈言
地水火風等 彼法空中無 諸色中亦無 虛空無閡法 諸佛無閡障 猶如虛空相 如來在世間 如地水火風 而諸佛如來 所有諸功德
次說三十二大人相偈言
足下相平滿 具足千輻輪 跟𦟛趺上隆 伊尼鹿王踹 手足悉柔軟 諸指皆纖長 鵝王網縵指 臂肘上下𦟛 兩肩前後平 左右俱圓滿 立能手過膝 馬王陰藏相 身𦟛相洪雅 如尼拘樹王 體相七處滿 上半如師子 威德勢堅固 猶如那羅延 身色新淨妙 柔軟金色皮 淨軟細平密 一孔一毛生 毛柔軟上靡 微細輪右旋 身淨光圓匝 頂上相高顯 項如孔雀王 頤方若師子 髮淨金精色 喻如因陀羅 額上白毫相 通面淨光明 口含四十齒 二牙白踰雪 深密內外明 上下齒平齊 迦陵頻伽聲 妙音深遠聲 所食無完過 得味中上味 細薄廣長舌 二目淳紺色 眼睫若牛王 功德如蓮華 如是說人尊 妙相三十二 一一不雜亂 普身不可嫌 次說如水中月偈言
秋空無雲翳 月在天及水 一切世間人 皆見月勢力
佛子見如來 功德身亦爾 究竟一乘寶性論自然不休息佛業品第十
於可化眾生 以教化方便 起化眾生業 教化眾生界 諸佛自在人 於可化眾生 常待時待處 自然作佛事 遍覺知大乘 最妙功德聚 如大海水寶 如來智亦爾 菩提廣無邊 猶如虛空界 放無量功德 大智慧日光 遍照諸眾生 有佛妙法身 無垢功德藏 如我身無異 煩惱障智障 雲霧羅網覆 諸佛慈悲風 吹令散滅盡 次說大乘業喻略說偈言
帝釋妙鼓雲 梵天日摩尼 響及虛空地 如來身亦爾 初說帝釋鏡像譬喻偈言
如彼毘琉璃 清淨大地中 天主帝釋身 於中鏡像現 如是眾生心 清淨大地中 諸佛如來身 於中鏡像現 帝釋現不現 依地淨不淨 如是諸世間 鏡像現不現 如來有起滅 依濁不濁心 如是諸眾生 鏡像現不現 天主帝釋身 鏡像有生滅 不可得說有 不可得說無
不可得說有 不可得說無 如地普周遍 遠離高下穢 大琉璃明淨 離垢功德平 以彼毘琉璃 清淨無垢故 天主鏡像現 及莊嚴具生 若男若女等 於中見天主 及妙莊嚴具 作生彼處願 眾生為生彼 修行諸善行 持戒及布施 散花捨珍寶 後時功德盡 地滅彼亦滅 心琉璃地淨 諸佛鏡像現 諸佛子菩薩 見佛心歡喜 為求菩提故 起願修諸行 不生不滅者即是如來偈言
如毘琉璃滅 彼鏡像亦滅 無可化眾生 如來不出世 琉璃寶地淨 示現佛妙像 彼淨心不壞 信根芽增長 白淨法生滅 佛像亦生滅 如來不生滅 猶如帝釋王 此業自然有 見是等現前 法身不生滅 盡諸際常住 次說天中妙鼓譬喻偈言
天妙法鼓聲 依自業而有 諸佛說法音 眾生自業聞 如妙聲遠離 功用處身心 令一切諸天 離怖得寂靜 佛聲亦如是 離功用身心
於彼戰鬪時 為破修羅力 因鼓出畏聲 令修羅退散 如來為眾生 滅諸煩惱苦 為世間說法 示勝禪定道 一切世間人不覺自過失偈言
聾不聞細聲 天耳聞不遍 唯智者境界 以聞心不染 次說雲雨譬喻偈言
知有起悲心 遍滿世間處 定持無垢藏 佛雨淨穀因 世間依善業 依風生雲雨 依悲等增長 佛妙法雲雨 依止器世間雨水味變壞偈言
譬如虛空中 雨八功德水 到醎等住處 生種種異味 如來慈悲雲 雨八聖道水 到眾生心處 生種種解味 無差別心偈言
信於妙大乘 及中謗法者 人遮多鳥鬼 此三聚相似 正定聚眾生 習氣不定聚 身見邪定聚 邪見流生死 秋天無雲雨 人空鳥受苦 夏天多雨水 燒鬼令受苦 佛現世不現 悲雲雨法雨 信法器能得 謗法有不聞 不護眾生偈言
天雨如車軸 澍下衝大地
不護微細虫 山林諸果樹 草穀稻糧等 行人故不雨 如來亦如是 於麁細眾生 相應諸方便 般若悲雲雨 諸煩惱習氣 我邪見眾生 如是種類等 一切智不護 為滅苦火偈言
知病離病因 取無病修藥 苦因彼滅道 知離觸修等 無始世生死 波流轉五道 五道中受樂 猶如臭爛糞 寒熱惱等觸 諸苦畢竟有 為令彼除滅 降大妙法雨 知天中退苦 人中追求苦 有智者不求 人天自在樂 慧者信佛語 已信者知苦 亦復知苦因 觀滅及知道 次說梵天譬喻偈言
梵天過去願 依諸天淨業 梵天自然現 化佛身亦爾 梵宮中不動 常現於欲界 諸天見妙色 失五欲境界 佛法身不動 而常現世間 眾生見歡喜 不樂諸有樂 有現不現偈言
從天退入胎 現生有父母 在家示嬰兒 習學諸伎藝 戲樂及遊行 出家行苦行
成佛轉法輪 示道入涅槃 諸薄福眾生 不能見如來 次說日譬喻偈言
如日光初出 普照諸蓮華 有同一時開 亦有一時合 佛日亦如是 照一切眾生 有智如華開 有罪如華合 如日照水華 而日無分別 佛日亦如是 照而無分別 次第偈言
日初出世間 千光次第照 先照高大山 後照中下山 佛日亦如是 次第照世間 先照諸菩薩 後及餘眾生 光明輪不同偈言
色智身二法 大悲身如空 遍照諸世間 故佛不同日 日不能遍照 諸國土虛空 不破無明闇 不示何知境 放種種諸色 光明雲羅網 示大慈悲體 真如妙境界 佛入城聚落 無眼者得眼 見佛得大利 亦滅諸惡法 無明沒諸有 邪見黑闇障 如來日光照 見慧未見處 次說摩尼珠譬喻偈言
一時同處住 滿足所求意 摩尼寶無心 而滿眾生願
眾生種種聞 佛心無分別 次說響譬喻偈言
譬如諸響聲 依他而得起 自然無分別 非內非外住 如來聲亦爾 依他心而起 自然無分別 非內非外住 次說虛空譬喻偈言
無物不可見 無觀無依止 過眼識境界 無色不可見 空中見高下 而空不如是 佛中見一切 其義亦如是 次說地譬喻偈言
一切諸草木 依止大地生 地無分別心 而增長成就 眾生心善根 依止佛地生 佛無分別心 而增廣成就 佛聲猶如響 以無名字說 佛身如虛空 遍不可見常 如依地諸法 一切諸妙藥 遍為諸眾生 不限於一人 依佛地諸法 白淨妙法藥 遍為諸眾生 不限於一人 究竟一乘寶性論校量信功德品第十一
佛性佛菩提 佛法及佛業 諸出世淨人 所不能思議 此諸佛境界 若有能信者 得無量功德 勝一切眾生 以求佛菩提 不思議果報
若有人能捨 魔尼諸珍寶 遍布十方界 無量佛國土 為求佛菩提 施與諸法王 是人如是施 無量恒沙劫 若復有人聞 妙境界一句 聞已復能信 過施福無量 若有智慧人 奉持無上戒 身口意業淨 自然常護持 為求佛菩提 如是無量劫 是人所得福 不可得思議 若復有人聞 妙境界一句 聞已復能言 過戒福無量 若人入禪定 焚三界煩惱 過天行彼岸 無菩提方便 若復有人聞 妙境界一句 聞已復能信 過禪福無量 無慧人能捨 唯得富貴報 修持禁戒者 得生人天中 修行斷諸障 悲慧不能除 慧除煩惱障 亦能除智障 聞法為慧因 是故聞法勝 何況聞法已 復能生信心 我此所說法 為自心清淨 依諸如來教 修多羅相應 若有智慧人 聞能信受者 我此所說法 亦為攝彼人 依燈電摩尼 日月等諸明 一切有眼者 皆能見境界
以法有是利 故我說此法 若一切所說 有義有法句 能令修行者 遠離於三界 及示寂靜法 最勝無上道 佛說是正經 餘者顛倒說 雖說法句義 斷三界煩惱 無明覆慧眼 貪等垢所縛 又於佛法中 取少分說者 世典善言說 彼三尚可受 何況諸如來 遠離煩惱垢 無漏智慧人 所說修多羅 以離於諸佛 一切世間中 更無勝智慧 如實知法者 如來說了義 彼不可思議 思者是謗法 不識佛意故 謗聖及壞法 此諸邪思惟 煩惱愚癡人 妄見所計故 故不應執著 邪見諸垢法 以淨衣受色 垢膩不可染 問曰以何因緣有此謗法答曰偈言
愚不信白法 邪見及憍慢 過去謗法障 執著不了義 著供養恭敬 唯見於邪法 遠離善知識 親近謗法者 樂著小乘法 如是等眾生 不信於大乘 故謗諸佛法 智者不應畏 怨家蛇火毒 因陀羅礔礰 刀杖諸惡獸
不能令人入 可畏阿鼻獄 應畏謗深法 及謗法知識 決定令人入 可畏阿鼻獄 雖近惡知識 惡心出佛血 及殺害父母 斷諸聖人命 破壞和合僧 及斷諸善根 以繫念正法 能解脫彼處 若復有餘人 誹謗甚深法 彼人無量劫 不可得解脫 若人令眾生 覺信如是法 彼是我父母 亦是善知識 彼人是智者 以如來滅後 迴邪見顛倒 令入正道故 三寶清淨性 菩提功德業 我略說七種 與佛經相應 依此諸功德 願於命終時 見無量壽佛 無邊功德身 我及餘信者 既見彼佛已 願得離垢眼 成無上菩提◎ ◎論曰第一教化品如向偈中已說應知此論廣門有十一品中則七品略唯一品初釋一品具攝此論法義體相應知偈言
佛法及眾僧 性道功德業 略說此論體 七種金剛句
此偈明何義言金剛者猶如金剛難可沮壞所證之義亦復如是故言金剛所言句者以此論句能與證義為根本故此明何義內身證法無言之體以聞思智難可證得猶如金是故偈言
七種相次第 總持自在王 菩薩修多羅 序分有三句 餘殘四句者 在菩薩如來 智慧差別分 應當如是知
此偈明何義以是七種金剛字句總攝此論一切佛法廣說其相如陀羅尼自在王經序分中三句餘四句在彼修多羅菩薩如來法差別分應知云何序分有初三句彼修多羅序分中言婆伽婆平等證一切法善轉法輪善能教化調伏無量諸弟子眾如是三種根本字句次第示現佛法僧寶說彼三寶次第生起成就應知餘四句者說隨順三寶因成就三寶因應知此明何義以諸菩薩於八地中十自在為首具足得一切自在是故菩薩坐於道場勝妙之處於一切法中皆得自在是故經言婆伽婆平等證一切法故以諸菩薩住九地時於一切法中得為無上最大法師善知一切諸眾生心到一切眾生譬如石鑛中 真金不可見 能清淨者見 見佛亦如是 向說佛性有六十種淨業功德何謂六十所謂四種菩薩莊嚴八種菩薩光明十六種菩薩摩訶薩大悲三十二種諸菩薩業
已說佛性義次說佛菩提有十六種無上菩提大慈悲心
已說功德次說如來三十二種無上大業如是七種金剛句義彼修多羅廣說體相如是應知問
曰此七種句有何次第答曰偈言
從佛次有法 次法復有僧 僧次無礙性 從性次有智 十力等功德 為一切眾生 而作利益業 有如是次第
已說一品具攝此論法義體相次說七品具攝此論法義體相解釋偈義應知歸敬三寶者此明何義所有如來教化眾生彼諸眾生歸依於佛尊敬如來歸依於法尊敬如來歸依於僧依於三寶說十二偈初明佛寶故說四偈◎
◎佛寶品第二
佛體無前際 及無中間際 亦復無後際 寂靜自覺知 既自覺知已 為欲令他知 是故為彼說 無畏常恒道 佛能執持彼 智慧慈悲刀 及妙金剛杵 割截諸苦芽 摧碎諸見山 覆藏顛倒意
此偈示現何義偈言
無為體自然 不依他而知 智悲及以力 自他利具足 此偈略明佛寶所攝八種功德何等為八一者無為體二者自然三者不依他知四者智五者悲六者力七者自利益八者他利益
偈言
非初非中後 自性無為體 及法體寂靜 故自然應知 唯內身自證 故不依他知 如是三覺知 慈心為說道 智悲及力等 拔苦煩惱刺 初三句自利 後三句利他
此偈明何義遠離有為名為無為應知又有為者生住滅法無彼有為是故佛體非初中後故得名為無為法身應知偈言佛體無前際[*]及無中間際[*]亦復無後際故又復遠離一切戲論虛妄分別寂靜體故名為自然應知偈言寂靜故不依他知者不依他因緣證知故不依他因緣證知者不依他因緣生故不依他因緣生者自覺不依他覺故如是依於如來無為法身相故一切佛事無始世來自然而行常不休息如是希有不可思議諸佛境界不從他聞不從他聞者不從師聞自自在智無言之體而自覺知偈言自覺知故既自覺知已然後為他生盲眾生令得覺知為彼證得無為法身說無上道是故名為無上智悲應知偈言既自覺知已為欲令他知是故為彼說無畏常恒道故無畏已說佛寶次明法寶
究竟一乘寶性論法寶品第三
論曰依彼佛寶有真法寶以是義故次佛寶後示現法寶依彼法寶故說四偈
非有亦非無 亦復非有無 亦非即於彼 亦復不離彼 不可得思量 非聞慧境界 出離言語道 內心知清涼
大智慧光明 普照諸世間 能破諸曀障 覺觀貪瞋癡 一切煩惱等 故我今敬禮
此偈示現何義偈言
不思議不二 無分淨現對 依何得何法 離法二諦相 此偈略明法寶所攝八種功德何等為八一者不可思議二者不二三者無分別四者淨五者顯現六者對治七者離果八者離因
離者偈言
滅諦道諦等 二諦攝取離 彼各三功德 次第說應知 此偈明何義前六功德中初三種功德不思議不二及無分別等示現彼滅諦攝取離煩惱應知餘殘有三句淨顯現對治示現彼道諦攝取斷煩惱因應知又證法所有離名為滅諦以何等法修行斷煩惱名為道諦以此二諦合為淨法以二諦相名為離法
應知偈言
不思量無言 智者內智知 以如是義故 不可得思議 清涼不二法 及無分別法 淨顯現對治 三句猶如日
此偈明何義略明滅諦有三種法以是義故不可思議應知以何義故不可思議有四義故何等為四一者為無二者為有三者為有無四者為二偈言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亦非即於彼亦復不離彼故滅諦有三種已說法寶次說僧寶
究竟一乘寶性論僧寶品第四
論曰依大乘法寶有不退轉菩薩僧寶以是義故次法寶後示現僧寶依彼僧寶故說四偈
清淨無有我 寂靜真實際 以能知於彼 自性清淨心 見煩惱無實 故離諸煩惱 無障淨智者 如實見眾生 自性清淨性 佛法僧境界 無閡淨智眼 見諸眾生性 遍無量境界 故我今敬禮
此偈示現何義偈言
如實知內身 以智見清淨 故名無上僧 諸佛如來說
此偈明何義偈言
如實見眾生 寂靜真法身 以見性本淨 煩惱本來無
此偈明何義以如實見本際以來我空法空應知偈言正覺正知者見一切眾生清淨無有我寂靜真實際故又彼如實知無始世來本際寂靜無我無法非滅煩惱證時始有此明何義此見自性清淨法身略說有二種法何等為二一者見性本來自性清淨二者見諸煩惱本來寂滅偈言以能知於彼自性清淨心見煩惱無實故離諸煩惱故又自性清淨心本來清淨又本來常為煩惱所染此二種法於彼無漏真如法界中善心不善心俱更無第三心如是義者難可覺知是故聖者勝鬘經言世尊剎尼迦善心非煩惱所染剎尼迦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知如是等聖者勝鬘經中廣說自性清淨心及煩惱所染應知又有二種修行謂如實修行及遍修行難證知義如實修行者謂見眾生自性清淨佛性境界故偈言無障淨智者如實見眾生自性清淨性佛法身境界故遍修行者謂遍十地一切境界故見一切眾生有一切智故又遍一切境界者以遍一切境界依出世間慧見一切眾生乃至畜生有如來藏應知彼見一切眾生有真如佛性初地菩薩摩訶薩以遍證一切真如法界故偈言無閡淨智眼見諸眾生性遍無量境界故
無閡者謂遍修行以如實知無如是內身自覺知彼無漏法界無障無閡依於二法一者如實修行二者遍修行此明何義謂出世間如實內證真如法智不共二乘凡夫人等應知此明何義菩薩摩訶薩出世間清淨證智略說有二種勝聲聞辟支佛證智何等為二一者無障二者無礙無障者謂如實修行見諸眾生自性清淨境界故名無障無閡者謂遍修行以如實知無邊境界故名無閡
此明何義偈言
如實知見道 見清淨佛智 故不退聖人 能作眾生依
此偈明何義又依初地菩薩摩訶薩證智清淨見道不退地乘能作見彼無上菩提清淨勝因應知偈言如實知見道見清淨佛智故此初地證智勝餘菩薩摩訶薩布施持戒等波羅蜜功德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依如實見真如證智是故能與一切眾生天龍八部聲聞辟支佛等作歸依處偈言不退聖人能問曰以何義故不明歸依聲聞僧寶答曰菩薩僧寶功德無量是故應供以應供故合應禮拜讚歎供養聲聞之人無如是義以是義故不明歸依聲聞僧寶此明何義偈言
境界諸功德 證智及涅槃 諸地淨無垢 滿足大慈悲 生於如來家 具足自在通 果勝最無上 是勝歸依義
此偈明何義略說菩薩十種勝義過諸聲聞辟支佛故何等為十一者觀勝二者功德勝三者證智勝四者涅槃勝五者地勝六者清淨勝七者平等心勝八者生勝九者神力勝十者果勝觀勝者謂觀真如境界是名觀勝偈言境界故功德勝者菩薩修行無厭足不同二乘少欲等是名功德勝偈言功德故證智勝者證二種無我是名證智勝偈言證智故涅槃勝者教化眾生故是名涅槃勝偈言涅槃故地勝者所謂十地等是名地勝偈言諸地故清淨勝者菩薩遠離智障是名清淨勝偈言淨無垢故平等心勝者菩薩大悲遍覆是名平等心勝偈言滿足大慈悲故生勝者諸菩薩生無生故是名生勝偈言生於如來家故神力勝者謂三昧自在神通等力勝是名神力勝偈言具足三昧自在通故果勝者究竟無上菩提故是名果勝偈言果勝最無上故此明何義有黠慧人知諸菩薩功德無量修習菩提無量無邊廣大功德有大智慧慈悲圓滿為照知彼無量眾生性行稠若為自身故 修行於禁戒 遠離大慈心 捨破戒眾生 以為自身故 護持禁戒財 如是持戒者 佛說非清淨 若為他人故 修行於禁戒 能利益眾生 如地水火風 以為他眾生 起第一悲心 是名淨持戒 餘似非清淨
問曰依何等義為何等人諸佛如來說此三寶答曰偈言
依能調所證 弟子為三乘 信三供養等 是故說三寶
此偈明何義略說依三種義為六種人故說三寶何等為三一者調御師二者調御師法三者調御師弟子偈言依能調所證弟子故六種人者何等為六一者大乘二者中乘三者小乘四者信佛五者信法六者信僧偈言偈言
可捨及虛妄 無物及怖畏 二種法及僧 非究竟歸依
此偈明何義法有二種何等為二一所說法二所證法所說法者謂如來說修多羅等名字章句身所攝故彼所說法證道時滅如捨船栰偈言可捨故所證法者復有二種謂依此明何義偈言
眾生歸一處 佛法身彼岸 依佛身有法 依法究竟僧
此偈明何義如向所說諸佛如來不生不滅寂靜不二離垢法身故以唯一法身究竟清問曰以何義故佛法眾僧說名為寶答曰偈言
真寶世希有 明淨及勢力 能莊嚴世間 最上不變等 此偈明何義所言寶者有六種相似依彼六種相似相對法故佛法眾僧說名為寶何等為六一者世間難得相似相對法以無善根諸眾生等百千萬劫不能得故偈言真寶世希有故二者無垢相似相對法以離一切有漏法故偈言明淨故三者威德相似相對法以具足六通不可思議威德自在故偈言勢力故四者莊嚴世間相似相對法以能莊嚴出世間故偈言能莊嚴世間故五者勝妙相似相對法以出世間法故偈言最上故六者不可改異相似相對法以得無漏法世間八法不能動故偈言不變故
問曰依何等法有此三寶而依此法得有世間及出世間清淨生起三寶答曰為彼義故說兩行偈
真如有雜垢 及遠離諸垢 佛無量功德 及佛所作業 如是妙境界 是諸佛所知 依此妙法身 出生於三寶
此偈示現何義偈言
如是三寶性 唯諸佛境界 以四法次第 不可思議故
何等四處偈言
染淨相應處 不染而清淨 不相捨離法 自然無分別 此偈明何義真如有雜垢者同一時中有淨有染此處不可思議不可思議者信深因緣法聲聞辟支佛於彼非境界故
是故聖者勝鬘經中佛告勝鬘言天女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天女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辟支佛等唯依佛語信此二法故偈言染淨相應處故及遠離諸垢者真如非本有染後時言清淨此處不可思議是故經言心自性清淨自性清淨心本來清淨如彼心本體如來如是知是故經言如來一念心相應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偈言不染而清淨故佛無量功德者謂前際後際於一向染凡夫地中常不捨離真如法身一切諸佛法無異無差別此處不可思議是故經言復次佛子如來智偈言
所覺菩提法 依菩提分知 菩提分教化 眾生覺菩提 初句為正因 餘三為淨緣 前二自利益 後二利益他
此偈明何義此四種句總攝一切所知境界此明何義初一句者謂所證法應知以彼證法名為菩提偈言所覺菩提法故第二句菩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二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
論曰自此已後餘殘論偈次第依彼四句廣差別說應知此以何義向前偈言
真如有雜垢 及遠離諸垢 佛無量功德 及佛所作業 如是妙境界 是諸佛所知 依此妙法身 出生於三寶 此偈示現何義如向所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彼依何義故如是說偈言
佛法身遍滿 真如無差別 皆實有佛性 是故說常有
一切眾生界 不離諸佛智 以彼淨無垢 性體不二故 依一切諸佛 平等法性身 知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藏
體及因果業 相應及以行 時差別遍處 不變無差別 彼妙義次第 第一真法性 我如是略說 汝今應善知 此偈示現何義略說此偈有十種義依此十種說第一義實智境界佛性差別應知何等為十一者體二者因三者果四者業五者相應六者行七者時差別八者遍一切處九者不變十者無差別
初依體因故說一偈
自性常不染 如寶空淨水 信法及般若 三昧大悲等
此初半偈示現何義偈言
自在力不變 思實體柔軟 寶空水功德 相似相對法 此偈明何義向說三種義彼三種義次第依於自相同相如來法身三種清淨功德如如意寶珠虛空淨水相似相對法應知此明何義思者依如來法身所思所修皆悉成就故
後半偈者示現何義偈言
有四種障礙 謗法及著我 怖畏世間苦 捨離諸眾生 此偈明何義偈言
闡提及外道 聲聞及自覺 信等四種法 清淨因應知
此偈明何義略說一切眾生界中有三種眾生何等為三一者求有二者遠離求有三者不求彼二求有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謗解脫道無涅槃性常求住世間不求證涅槃二者於佛法中闡提同位以謗大乘故是故不增不減經言舍利弗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起一見若起二見諸佛如來非彼世尊如是等人非我弟子舍利弗是人以起二見因緣從闇入闇從冥入冥我說是等名一闡提故偈言謗法故闡提故遠離求有者亦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無求道方便二者有求道方便無求道方便者亦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多種外道種種邪計謂僧佉衛世師尼揵陀若提子等無求道方便二者於佛法中同外道行雖信佛法而顛倒取彼何者是謂犢子等見身中有我等不信第一義諦不信真如法空佛說彼人無異外道復有計空為有以我相憍慢故何以故以如來為說空解脫門令得覺知而彼人計唯空無實為彼人故寶積經中佛告迦葉寧見計我如須彌山而不用見憍慢眾生計空為有迦葉一切邪見解空得離若見空為有彼不可化令離世間故偈言及著我故及外道故有方是故偈言
大乘信為子 般若以為母 禪胎大悲乳 諸佛如實子
偈言信等四種法清淨因應知故又依果業故說一偈
淨我樂常等 彼岸功德果 厭苦求涅槃 欲願等諸業 此初半偈示現何義偈言
略說四句義 四種顛倒法 於法身中倒 修行對治法
此偈明何義彼信等四法如來法身因此能清淨彼向說四種法彼次第略說對治四顛倒如來法身四種功德波羅蜜果應知偈言略說四句義故此明何義謂於色等無常事中起於常想於苦法中起於樂想於無我中起於我想於不淨中起於淨想是等名為四種顛倒應知偈言四種顛倒法故為對治此四種顛倒故有四種非顛倒法應知何等為四謂於色等無常事中生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不淨想等是名四種不顛倒對治應知偈言修行對治法故如是四種顛倒對治依如來法身復是顛倒應知偈言於法身中倒故對治此倒說有四種如來法身功德波羅蜜果何等為四所謂常波羅蜜樂波羅蜜我波羅蜜淨波羅蜜應知偈言修行對治法故是故聖者勝鬘經言世尊凡夫眾生於五陰法如清淨真空 得第一無我 諸佛得淨體 是名得大身
此偈明何義得大身者謂如來得第一清淨真如法身彼是諸佛如來實我以得自在體830a01以得第一清淨身偈言諸佛得淨體故以是義故諸佛名得清淨自在偈言是名得大身故以是義故依於此義諸佛如來於無漏界中得為第一最自在我又復即依如是義故如來法身不名為有以無我相無法相故以是義故不得言有以如彼相如是無故又復即依如是義故如來法身不名為無以唯有彼真如我體是故不得言無法身以如彼相如是有故依此義故諸外道問如來死後為有身耶為無身耶有如是等是故如來不記不答諸聲聞人畏世間苦為對治彼畏世間苦諸菩薩摩訶薩修行一切世間出世間諸三昧故證得第一樂波羅蜜果應知辟支佛人棄捨利益一切眾生樂住寂靜為對治彼棄捨眾生諸菩薩摩訶薩修行大悲住無限齊世間常利益眾生證得第一常波羅蜜果應知是名諸菩薩摩訶薩信及般若三昧大悲四種修行如是次第得如來身淨我樂常四種功德波羅蜜果應知又復有義依此四種如來法身名為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此明何義信修行大乘是故諸佛如來常得清淨法界到第一彼岸是故說言廣大如法界修行般若波羅蜜是故諸佛如來成就虛空法身以器世間究竟無我以修行虛空藏等無量三昧以是義故於一切處一切法中皆得自在是故說言究竟如虛空以修行大悲於一切眾生無限齊時得慈悲心平等是故說言盡未來際又此四種波羅蜜等住無漏界中聲聞辟支佛得大力自在復次以聲聞辟支佛大力菩薩三種意生身中無淨我樂常波羅蜜彼岸功德身是故聖者勝鬘經言唯如來法身是常波羅蜜樂波羅蜜我波羅蜜淨波羅蜜如是等故此明何義
故偈言
無分別之人 不分別世間 不分別涅槃 涅槃有平等
後半偈者示現何義偈言
若無佛性者 不得厭諸苦 不求涅槃樂 亦不欲不願 以是義故聖者勝鬘經言世尊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亦無欲涅槃亦不願求如是等此明何義略說佛性清淨正因於不定聚眾生能作二種業何等為二一者依見世間種種苦惱厭諸苦故生心欲離諸世間中一切苦惱偈言若無佛性者不得厭諸苦故二者依見涅槃樂悕寂樂故生求心欲心願心偈言若無佛性者不求涅槃樂亦不欲不願故又欲者求涅槃故求者悕涅槃故悕者於悕求法中不怯弱故欲得者於所求法中方便追求故及諮問故願者所期法中所期法者心心相行
是故偈言
見苦果樂果 此依性而有 若無佛性者 不起如是心
此偈明何義凡所有見世間苦果者凡所有見涅槃樂果者此二種法善根眾生有一切依因真如佛性非離佛性無因緣故起如是心偈言見苦果樂果此依性而有故若無因緣生如是心者一闡提等無涅槃性應發菩提心偈言若無佛性者不起如是心故以性未離一切客塵煩惱諸垢於三乘中未曾大海器寶水 無量不可盡 如燈明觸色 性功德如是
此初半偈示現何義偈言
佛法身慧定 悲攝眾生性 海珍寶水等 相似相對法
此偈明何義以有三處故次第有三種大海相似相對法於如來性中依因畢竟成就相應義應知何等三處一者法身清淨因二者集佛智因三者得如來大悲因法身清淨因者信修行大乘器相似相對法以彼無量不可盡故偈言佛法身故海相似相對法故集佛智因者般若三昧珍寶相似相對法偈言慧定故珍寶相似相對法故得如來大悲因者大慈悲心水相似相對法偈言悲攝眾生性故水相似相對法故又修行智慧三昧門寶相似相對法以彼無分別不可思議有大勢力功德相應故又修行菩薩大悲水相似相對法以於一切眾生柔軟大悲得一味等味相行故如是彼三種法此三種因和合畢後半偈者示現何義偈言
通智及無垢 不離於真如 如燈明煖色 無垢界相似 此偈明何義有三處次第三種燈相似相對法於如來法界中依果相應義應知何等三處一者通二者知漏盡智三者漏盡此以何義通者有五通光明相似相對法以受用事能散滅彼與智相違所治闇法能治相似相對法故偈言通故明故知漏盡智者無漏智煖相似相對法以能燒業煩惱無有餘殘能燒相似相對法故偈言智故煖故漏盡者轉身漏盡色相似相對法以常無垢清淨光明具足相無垢相似相對法故偈言無垢故色故又無垢者以離煩惱障故清淨者以離智障故光明者如自性清淨體彼二是客塵煩惱如是略說六種無漏智離煩惱無學身所攝法於無漏法界中彼此迭共不相捨離不差別法界平等畢竟名相應義應
知又依行義故說一偈
見實者說言 凡夫聖人佛 眾生如來藏 真如無差別 此偈示現何義偈言
凡夫心顛倒 見實異於彼 如實不顛倒 諸佛離戲論
此偈明何義向明如來法界中一切法真如清淨明同相依般若波羅蜜無分別智法門等為諸菩薩摩訶薩說此以何義略明依三種人何等為三一者不實見凡夫二者實見自此以下即依此行餘四種義廣差別說應知又復即依彼三種人依時差別故說一偈
有不淨有淨 及以善淨等 如是次第說 眾生菩薩佛 此偈示現何義偈言
體等六句義 略明法性體 次第三時中 說三種名字
此偈明何義謂向所明無漏法性如來廣說種種法門彼諸法門略說依於六種句義所謂攝聚體因果業相應及行偈言體等六句義略明法性體故於三時中次第依彼三種名字畢竟應知偈言次第三時中說三種名字故此以何義謂不淨時名為眾生偈言有不淨故不淨淨時名為菩薩偈言有淨故於善淨時名為如來偈言及以善淨故以是義故不增不減經言舍利弗即此法身過於恒沙無量煩惱所纏從無始來隨順世間生死濤波去來生退名為眾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厭離世間生死苦惱捨一切欲行十波羅蜜攝八萬四千法門修菩提行名為菩薩舍利弗即此法身得離一切煩惱使纏過一自此以下即依彼三時明如來法性遍一切處故說一偈
如空遍一切 而空無分別 自性無垢心 亦遍無分別 此偈示現何義偈言
過功德畢竟 遍至及同相 下中勝眾生 如虛空中色 此偈明何義所有凡夫聖人諸佛如來自性清淨心平等無分別彼清淨心於三時中次第於過失時於功德時於功德清淨畢竟時同相無差別猶如虛空在瓦銀金三種器中平等無異無差別一切時有以是義故經中說有三時次第如不增不減經言舍利弗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義一名異故
自此已下即依此三時明如來法性遍至一切處依染淨時不變不異有十五偈此等諸偈略說要義應知偈言
諸過客塵來 性功德相應 真法體不變 如本後亦爾 此偈明何義偈言
十一偈及二 次第不淨時 煩惱客塵過 第十四十五 於善淨時中 過恒沙佛法 不離脫思議 佛自性功德
如來真如性 體不變不異
初依不淨時不變不異十一偈者
如虛空遍至 體細塵不染 佛性遍眾生 諸煩惱不染 如一切世間 依虛空生滅 依於無漏界 有諸根生滅 火不燒虛空 若燒無是處 如是老病死 不能燒佛性 地依於水住 水復依於風 風依於虛空 空不依地等 如是陰界根 住煩惱業中 諸煩惱業等 住不善思惟 不善思惟行 住清淨心中 自性清淨心 不住彼諸法 陰入界如地 煩惱業如水 不正念如風 淨心界如空 依性起邪念 念起煩惱業 依因煩惱業 能起陰入界 依止於五陰 界入等諸法 有諸根生滅 如世界成壞 淨心如虛空 無因復無緣 及無和合義 亦無生住滅 如虛空淨心 常明元轉變 為虛妄分別 客塵煩惱染
此虛空譬喻偈示現何義明如來性依不淨時法體不變偈言
不正思惟風 諸業煩惱水 自性心虛空 不為彼二生
邪念思惟風 所不能散壞 諸業煩惱水 所不能濕爛 老病死熾火 所不能燒燃
此偈明何義如依邪念風輪起業煩惱水聚依業煩惱水聚生陰界入世間而自性心虛空不生不起偈言不正思惟風諸業煩惱水自性心虛空不為彼二生故如是依邪念風災業行煩惱水災老病死等火災吹浸燒壞陰入界世間而自性清淨心虛空常住不壞如是於不淨時中器世間相似相對法諸煩惱染業染生染有集有滅諸佛如來無為之性猶如虛空不生不滅常不變易示現法體此自性清淨法門虛空譬喻如陀羅尼自在王菩薩修多羅中廣說應知彼經中言諸善男子煩惱本無體真性本明淨一切煩惱羸薄毘婆舍那有大勢力一切煩惱客塵自性清淨心根本一切諸煩惱虛妄分別自性清淨心如實不分別諸佛子譬如大地依水而住水依風住風依空住而彼虛空無依住處諸善男子如是四大地大水大風大空大此四大中唯虛空大以為最勝以為大力以為堅固以為不動以為不作以為不散不生不滅自然而住諸善男子彼三種大生滅相應無實體性剎那不住諸佛子此三種大變異無常諸佛子而虛空界常不變異諸佛子如是陰界入依業煩惱住諸煩惱業依不正思惟住不正思惟依於佛性自性清淨心住以是義故經中說言自性清淨心客塵煩惱已說不淨時中依無分別相自性清淨心虛空界相似相對法已說依彼起不正念風界相似相對法已說依不正念諸業煩惱因相水界相似相對法已說依彼生陰界入果相轉變地相似相對法未說彼焚燒死病老等諸過患相火相似相對法是故次說偈言
有三火次第 劫燒人地獄 能作種種苦 能熟諸行根 此偈明何義明此三法老病死火於不淨時中不能變異彼如來藏是故聖者勝鬘經言世尊生死者依世諦故說有生死世尊死者諸根壞世尊生者新諸根起世尊而如來藏不生不死不老不變何以故世尊如來藏者離有為相境界世尊如來藏者常恒清涼不變故
已說依不淨時不變不異◎
◎次說依淨不淨時不變不異故說二偈
菩薩摩訶薩 如實知佛性 不生亦不滅 復無老病等 菩薩如是知 得離於生死 憐愍眾生故 示現有生滅
老病死諸苦 聖人永滅盡 依業煩惱生 諸菩薩無彼 此偈明何義明此老病死等苦火於不淨時依業煩惱本生如世間火依薪本生以諸菩薩得生意生身於淨不淨時畢竟永滅盡以是義故諸業煩惱等常不能燒燃
已說依不淨淨時不變不異次說依善淨時不變不異故說二偈
佛身不變異 以得無盡法 眾生所歸依 以無邊際故 常住不二法 以離妄分別 恒不熱不作 清淨心力故 此偈示現何義偈言
不生及不死 不病亦不老 以常恒清涼 及不變等故
此偈明何義偈言
以常故不生 離意生身故 以恒故不死 離不思議退 清涼故不病 無煩惱習故 不變故不老 無無漏行故
此偈明何義明如來性於佛地時無垢清淨光明常住自性清淨以本際來常故不生以離意生身故以未來際恒故不死以離不可思議變易死故以本後際來清涼故不病以又復偈言
有二復有二 復有二二句 次第如常等 無漏境界中 此偈明何義常恒清涼及不變等此四種句於無漏法界中次第一一句二二本二二釋義差別如不增不減修多羅中說言舍利弗如來法身常以不異法故以不盡法故舍利弗如來法身恒以常可歸依故以未來際平等故舍利弗如來法身清涼以不二法故以無分別法故舍利弗如來法身不變以非滅法故以非作法故
已說不變異次說無差別無差別者即依此善淨時本際以來畢竟究竟自體相善淨如來藏無差別故說一偈
法身及如來 聖諦與涅槃 功德不相離 如光不離日
此初半偈示現何義偈言
略明法身等 義一而名異 依無漏界中 四種義差別
此偈明何義略說於無漏法界中依如來藏有四種義依四種義有四種名應知何等四義偈言
佛法不相離 及彼真如性 法體不虛妄 自性本來淨
此偈明何義佛法不相離者依此義故聖者勝鬘經言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故及彼真如性者依此後半偈者示現何義偈言
覺一切種智 離一切習氣 佛及涅槃體 不離第一義 此四種名於如來法身無漏界中一味一義不相捨離是故雖復有四種名而彼四義不離一法門不離一法體此以何義所證一切法覺一切智及離一切智障煩惱障習氣此二種法於無漏法界中不異不差別不斷不相離以是義故大般涅槃經中偈言
無量種功德 一切不思議 不差別解脫 解脫即如來
以是義故聖者勝鬘經言世尊言聲聞辟支佛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故此明何義言聲聞辟支佛有涅槃者此是諸佛如來方便見諸眾生於長道曠野遠行疲惓恐有退轉為依一切種智於諸佛如來無漏法界中譬喻示現此明何義寶鬘經中畫師譬喻示現具足一切功德應知偈言
如種種畫師 所知各差別 彼一人知分 第二人不知 有自在國王 勅諸畫師言 於彼摽畫處 具足作我身 國中諸畫師 一切皆下手 若不闕一人 乃成國王像 畫師受勅已 畫作國王像 彼諸畫師中 一人行不在 由無彼一人 國王像不成 以其不滿足 一切身分故 所言畫師者 喻檀戒等行 言國王像者 示一切種智 一人不在者 示現少一行 王像不成者 空智不具足
此偈明何義以是義故寶鬘經言善男子諦聽諦聽我今為汝說此譬喻善男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善知畫其中或有善能泥塗或能磨彩或曉畫身不曉手足或曉手足不曉面目時有國王以一是故偈言
慧智及解脫 不離法界體
此偈明何義以何等慧以何等智以何等解脫彼三不離法界實體明彼四種功德成就無差別涅槃界偈言無差別涅槃界故為彼四種義次第故有四種相似相對法應知何等為四一者佛法身中依出世間無分別慧能破第一無明黑闇彼光明照相似相對法應知偈言慧故日相似相對故二者依智故得一切智智知一切種照一切事放光明羅網相似相對法應知偈言智故日相似相對故三者依止彼二自性清淨心解脫無垢離垢光明輪清淨相似相對法應知偈言解脫故日相似相對法故四者即此三種不離法界不離實體不相捨離相似相對法應知偈言不離法界體故日相似相對故
是故偈言
不證諸佛身 涅槃不可得 如棄捨光明 日不可得見 此偈明何義以如向說無漏法界中無始世界來諸佛法身中無漏諸法一切功德不相捨離以是義故遠離如來無障無礙法身智慧離一切障涅槃體相不可得見不可得證如離日光明無日輪可見以是義故聖者勝鬘經言法無優劣故得涅槃知諸法平等智故得涅槃平等智故得涅槃平等解脫故得涅槃平等解脫知見故得涅槃是故世尊說涅槃界一味等味謂明解脫一味故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三
◎無量煩惱所纏品第六
曰偈言
向說如來藏 十種義示現 次說煩惱纏 以九種譬喻 此偈明何義向依如來藏說無始世界來彼法恒常住法體不轉變明如來藏有十種義
自此以下依無始世界來煩惱藏所纏說無始世界來自性清淨心具足法身以九種譬喻明如來藏過於恒沙煩惱藏所纏如修多羅說應知九種譬喻者如偈說言
萎華中諸佛 眾蜂中美蜜 皮糩等中實 糞穢中真金 地中珍寶藏 諸果子中芽 朽故弊壞衣 纏裹真金像 貧賤醜陋女 懷轉輪聖王 焦黑泥模中 有上妙寶像 眾生貪瞋癡 妄想煩惱等 塵勞諸垢中 皆有如來藏 此偈示現何義自此以下依此略說四偈句義餘殘譬喻五十四偈廣說應知此四行偈總略說彼廣偈中義應知又依彼義略說二偈
華蜂糩糞穢 地果故壞衣 貧賤女泥模 煩惱垢相似 佛蜜實真金 寶牙金像王
此偈示現何義偈言
華蜂等諸喻 明眾生身中 無始世界來 有諸煩惱垢 佛蜜等諸喻 明眾生身中 無始來具足 自性無垢體 又復略說此如來藏修多羅中明一切眾生界從無始世界來客塵煩惱染心從無始世界來淨妙法身如來藏不相捨離是故經言依自虛妄染心眾生染依自性清淨心眾生淨
Other English translations
Obermiller (1931) [4]
- Just as a god, seeing gold falling into a pit of impurities,
- Would zealously show it to men in its beautiful nature in order to gladden them,
- In a like way the Lord sees in the living beings
- The jewel of the Supreme Buddha fallen amidst the great impurities of the passions,
- And shows the Doctrine in order to purify it.
Takasaki (1966) [5]
- Just as a god, perceiving a piece of gold, the most beautiful one,
- Fallen into a dirty place filled with impurities,
- Would show it to the people in order to purify it from dirt;
- In the same way, the Buddha, perceiving the treasure of the Buddha in the living beings
- Which is fallen into a big pit of impurities of defilements,
- Teaches the Doctrine to the living beings in order to purify the treasure.
Fuchs (2000) [6]
- Once the god has seen the gold that has fallen into the place full of rotting refuse,
- insistently he directs the man's attention to this supremely beautiful
- thing so he may completely cleanse it.
- Seeing within all beings the precious perfect buddha that has fallen
- into the great filth of the mental poisons,
- the Victorious One does likewise and teaches the Dharma to persuade them to purify it.
Textual sources
Commentaries on this verse
Academic notes
- Digital Sanskrit Buddhist Canon Unicode Input
- Brunnhölzl, Karl. When the Clouds Part: The Uttaratantra and its Meditative Tradition as a Bridge between Sūtra and Tantra. Boston: Snow Lion Publications, an imprint of Shambhala Publications, 2014.
- With Schmithausen, I follow MA suvarṇam asminn idam agraratnam (supported by DP ’di na yod pa’i gser / rin chen mchog ’di) against suvarṇam asmin navam agraratnam in J and MB.
- Obermiller, E. "The Sublime Science of the Great Vehicle to Salvation Being a Manual of Buddhist Monism." Acta Orientalia IX (1931), pp. 81-306.
- Takasaki, Jikido. A Study on the Ratnagotravibhāga (Uttaratantra): Being a Treatise on the Tathāgatagarbha Theory of Mahāyāna Buddhism. Serie Orientale Roma 33. Roma: Istituto Itali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 (ISMEO), 1966.
- Fuchs, Rosemarie, trans. Buddha Nature: The Mahayana Uttaratantra Shastra. Commentary by Jamgon Kongtrul and explanations by Khenpo Tsultrim Gyamtso. Ithaca, N. Y.: Snow Lion Publications, 2000.